2006级校友、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理事长周旷昕
2017-10-11      阅读次数: 2684

 

周旷昕,男,江苏泰州人,环境工程专业。2006年至2008年在我校中德国际学院学习。2017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德国柏林水务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厂未来新型工艺研发,包括污水处理、污泥中磷回收、能源回收等。参与德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多项前沿水处理和废渣处理的项目。同时担任国际水协会青年科学家(IWA-YWP)德国组委会成员,德国水资源、废水废物处理协会(DWA)会员。2011年至2013 年担任柏林工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于2013 年作为发起人在德国柏林创建了“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专注于德中环境领域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和公益服务。目前担任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理事长,留德人才交流协会理事长。



勇于担当、乐于奉献 : 做中德环保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2006级校友、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理事长周旷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作为海外科研人员中的一员,在德国柏林水务中心工作的周旷昕博士,就对此深有感受。他虽然身在德国,但心系祖国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祖国的进步和发展,希望为祖国的碧水蓝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环境能源科技创新及其区域化应用实践,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为促进中德两国企业、政府及研发机构在环境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交流与合作,2013年,周旷昕和留德环境能源领域的学者于德国柏林创立了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www.dczue.com)。为中德环境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联合研发、产业合作及公益事务提供专业服务。2013年以来,德中环能中心秉承“以知识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组织40余场交流活动和相关项目合作,例如中德双方考察、留德博士回国交流、中德科研合作、“聚焦环能”系列论坛等。

为了更好的开展与中国的合作,2017年他所在的研究所成功申请到了德国联邦教研部“针对可持续性气候、环境保护技术与服务的国际合作计划”(CLIENTⅡ计划)。在该项目的支持下,中德双方包括柏林水务中心、汉诺威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将开展雨水管理,污水处理等议题的合作。德国先进的雨洪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将在我国北京和深圳展开试点项目。周旷昕便负责该项目德方柏林水务中心的项目协调人,以提供适应中国本地的最佳水环境解决方案。

而除了进行科研工作之外,他还积极推动中德双方在环境、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他表示,身为留学人员中的一员,为祖国服务一直是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近年来,在中国驻德使馆支持下,我们通过德中环能中心、留德人才交流协会等各种途径,汇聚优秀的在德留学人才,通过开展春晖计划等,远赴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开展学术活动对接,帮助国内科研机构开展与德国的对接、交流与合作,为祖国西北边陲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在2016年我们与青海和西藏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对接,举办座谈会及学术报告会12场,签订“一对一”青年春晖人才合作协议 20 余项。2017年,双方又共同举办“中德青藏高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学术国际论坛”,共同关注青藏高原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提高青藏高原的环境管理水平。

习近平主席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周旷昕给自己的定位就在于“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并且发挥桥梁的作用,促进中德之间环保合作的交流和友谊。

校友寄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希望同学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责任采编:冯润怡)



打印